nets:[[../else/教学系统设计与公共科学活动]] [[../else/课程笔记]]

1.1教学系统的前提

要更好地培养教学系统设计能力,要更系统地理解教学系统设计的内涵,需要在若干问题上达成共识。

三个假设

教学系统也可被称为学习环境。

二者都是指一套在促进、支持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的要素。

教学系统关注:告诉学习者需要知道的内容,具有说教主义色彩;
学习环境关注:学习者的自我发现与智慧发展,为学习者提供探索的机会,具有建构主义色彩;

但不管焦点在于什么,两者都是意在引发和支持学习的,从更上层的视角看,二者是统一的。

教学系统设计并不暗含一种具体的教学法或学习论。

各种学习理论与教育哲学都可以融合到教学系统中。

这包括对学习类型、接受学习策略、发现学习法与建构主义原理的关注。

教学系统为这些环境的开发过程提供了框架。

教学系统设计是人类绩效技术的特例

从结构上看,这两个过程在其完整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价阶段上几乎是相同的。

在两个过程的分析阶段,设计者都尽力确定出相对于预期结果的行为表现上的差距、导致差距的原因以及有可能弥补差距的解决方法的类型。

都是为了改进与提升,从这一角度看,可将教学系统设计看作人类绩效技术的一个应用领域。

教学系统设计其他前提与共识

  1. 帮助学习?教学?
    教学设计以帮助学习过程而非教学过程为目的;

  2. 影响变量有几多?
    学习是一个受许多变量影响的复杂的过程;

  3. 模型只用来设计一堂课?
    教学设计模型可以在多种水平上运用;

  4. 线性过程?
    设计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5. 有无规则可依?
    教学设计由一些可识别的相关子过程组成;

  6. 有无一种万能教学方式?
    不同类型的学习结果需要不同类型的教学。

总结

只有在以上问题达成共识的前提下,你我所说的教学系统设计才有交流的意义。

1.2 教学系统的设计过程

目标

  • 能够用自己的话解说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过程以及ADDIE模型

一、教学系统设计的过程模式

  • 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约形式。

  • 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又称教学设计模式)就是在教学系统设计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简约形式。

现在已有的教学设计模式

肯普模式
迪克—凯瑞模式
史密斯—雷根模式
一般过程模式
ADDIE模式

二、教学设计一般过程模式

一般模式是总结不同的模式都关注的四个基本要素:1.学习者特点;2.教学目标;3.教学资源和策略;4.教学评价与修改。

三、教学设计过程:ADDIE模型

大多数系统设计模型的核心阶段类似: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 和评价(Evaluation)

分析

***确定什么问题需要教学解决:教学需求分析、内容分析、目标结果分析、学习者分析、限制与条件

设计

***设计的产物是用于指导教学开发的计划或蓝图

开发

***开发是指准备那些用于学习环境的材料

实施

***成功地实施教程需要严密的实施计划

两种类型的实施:
试点测试、现场测试:在目的受众中进行材料与活动的试用;
开发完成后把课程投入使用。

评价

***确定你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是否成功

  • 材料评价:学习目标与教学材料的初稿检验、开发性试验、小组实验、现场测试等
  • 过程评价: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本身的评价
  • 学生的反应:教学的清晰性、各个部分的逻辑联系、教学策略的质量、教员的工作质量及环境的舒适性;
  • 学习者的成就:学习者达到目标的情况;
  • 教学的成果:学习迁移(应用到其他环境);可测量的组织收益(利润的增加、错误率降低、入学率的提高、作业表现的提高等)

总结

一般过程模式与ADDIE模式都是在总结多种模型的核心组成要素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这两个模式的使用不受教学系统设计的应用水平限制,即从微观到宏观都可以使用。

1.3 认识公共科学活动

一、一般的公众参与(Public Engagement)

二、公共科学活动(Public engagement with science)

三、公民科学( Citizen science )

**公民科学可以被描述为“公众参与科学研究”,公民会直接参与监测和行动研究,在参与的过程中,公民会增加对科学的理解,也会为科学研究的进展贡献力量。
**

四、公共科学(public science)

公共科学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既是一个学术研究领域,也是在公共领域开展科学的实践,它借鉴了传播、开放科学和公民科学等领域,实现全民共同推进科学教育研究与发展的目的。

科学家和公民之间的合作产生新的发现,建立相互信任,并帮助所有参与者达成对世界的共同理解,确保学术机构与社会保持相关性。

今天,公共科学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提供了从研究过程的开始到结束与公众接触的额外选择。

五、公共科学活动的概念内涵


六、公众参与事件的类型

11种PES事件(从公众参与的维度与科学案例摘要目录):艺术和戏剧、公民科学、展品、节日、论坛/科学咖啡馆、探究、媒体(电视/广播/网站/电影)、认识科学家、现场研究、参考资料、采取行动。

七、公共科学活动的主要类型

八、公共科学活动的创新形式

1.4 教学、教学设计和教学系统设计

目标

***能从教学系统的角度解说教学设计的内涵

一、教学

教学是为实现教育目的,以课程内容为中介而进行的教和学相统一的共同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按照一定的目的及要求,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交往、交流,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形成完善的个性品质和思想品德,以实现人类社会发展对个体身心发展要求的统一。

教学的重要因素

二、教学与教学设计

***教学是嵌于有目的的活动中促进学习的一系列事件。—加涅(R. M. Gagné), 1992

***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事件)的过程。—加涅(R. M. Gagné), 1992

三、教学设计与教学系统

***教学系统:对用于促进学习的资源和程序的安排。

***应用范围:覆盖面狭窄的技能培训课程、结构松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存在于任何以促进人的能力发展为目的的机构中(公立学校、军事组织、工商部门、公共服务部门等)。

***因此,可以说,教学,是教学系统的一个应用水平。

四、教学系统设计


从分析开始,确定学习对象的需求
从评价开始,评估目标对象的盲点
从资源开发开始,需求已经基本把握,直接开发资源进行科普

总结

教学:嵌于有目的的活动中促进学习的一系列事件

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事件)的过程

教学系统:围绕学习进行的资源与程序的安排

教学系统设计:在多种应用水平,围绕一个目的,开展的一系列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的活动

1.4 信息处理加工/学习过程

目标

用自己的话来解说信息加工过程/学习的过程的模型

能够依据学习的过程来解说加涅教学九事件的原理

一、学习的条件

***学习条件: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学习者之内与之外的一整套因素。
内部要素:起始水平、心理状态、动机、个人目标、人类内部条件等
外部要素:学习环境、该环境中的资源及学习活动的管理

二、学习过程的模型

三、依据学习过程设计教学事件

四、教学的一般过程(加涅九段教学法)

***教学的一般过程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各个事件的应用也不是缺一不可


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