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s:[[../else/传播学]] [[../else/课程笔记]]

3.1 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在两者或两者以上之间进行的,面对面的或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非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交流活动

人际传播是一种符号互动

一、人际传播的符号互动过程

编码就是把信息转变为可供传播的符号或代码。即把信息装到传播符号上。编码同传者有关。

译码就是从传播符号中提取信息。即把信息从符号上卸下来。译码同受众有关。

例子

人际传播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编码与译码。

二、如何进行良好的人际传播

1、掌握尽可能多的符号及其意义,熟练进行编码、译码
2、注意生活经验的不同
3、注意传播情境的制约

三、人际传播的形式和使用的符号

1、面对面
口语、类语言、身体语言、人际距离、穿着、实物符号

2、借助听觉媒介如电话
口语、类语言等

3、借助视觉媒介如书信、网络的即时交流工具等
书面语、绘画语言等

有效率的人际传播,应当综合运用各种媒介和符号。

四、人际传播的特点

1、直接性
2、随意性强
3、保密性强
4、反馈迅速
5、可控性强

3.2 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持续不断的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

大众传播的“实质在于使受众领会的含义和传播者的本意基本一致,也就是说,传播者与接受者共同感受其含义。“ ——梅尔文·德福勒

大众传播的特点:

1、传播者的职业化、组织化
2、媒介的机械化→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3、讯息的大量化、复制化
4、受众的大众化→分众化、细分化
5、反馈的弱化→强化

“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郭庆光

大众传播的新的发展:

1、信源多元化
2、技术融合化
3、内容个人化
4、传受交互化
5、关系平等化

一、政治学家拉斯韦尔

***1948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1、监测环境
2、社会协调
3、传承遗产
“外交官、使馆官员和驻外记者是专门研究环境的代表性人物,编辑、新闻工作者和演说家是内部反应的起关联作用的人,家庭和学校里的教育者传递社会遗产。”

  1. 监视环境
    指准确的、客观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再现周围世界的原貌及重要发展。监视环境讲究准确、客观和及时。
  2. 社会协调
    把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环节、各类因素整合为个有机的整体,以应付环境的变化和挑战。
    监视环境主要体现在报道上,联系社会体现在评析中。监视环境着眼于真实迅速,联系社会侧重在析疑解难
  3. 传递遗产
    是指延续社会的文化传播。所谓遗产,是精神遗产,像科学知识、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

二、心理学家斯蒂芬森

***工具性的传播:“传播——痛苦”
游戏性的传播:“传播——愉快“

三、传播学者赖特

于1957《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中补充了一个新的功能:娱乐。

四、传播学者施拉姆

***1、社会雷达,监视社会环境
2、操纵、管理和规定
3、指导和教育
4、娱乐

总而言之,大众传播的基本功能为:

1、传播信息
向受众连续不断地传播大量的信息是大众传播的第一功能。
大众传播媒介收集、存储、整理和传递各种信息、数据、资料、图片等以供个人或组织、社会了解周围环境,认识自己所处的地位,以确定自己的应变策略
2、引导舆论
舆论是社会公众共同的强烈持久的意见、态度与信念的总汇,它的发生发展以共同关注的问题存在为前提。从一定程度上讲,舆论所代表的就是民意。
大众传媒的重要社会责任之一是将社会奥论引导到有利于社会和人民的轨道上。要通过事实精心妥善地来处理,做客观公正的报道。
3、教育大众
人们获得新知识,新技能有两种途径:
一是经过正规的学校教育,通过教师课堂上的传授来获得:
另一种是通过与各种媒介的接触而获得的。
4、提供娱乐
现代社会里,更多的人选择了以大众媒介为娱乐的主要工具和手段

五、大众传播的负面功能

1、大众传媒持续不断的宣传会使人们完全丧失辨别力,而不假思索地顺从现状
2、媒介是使大众的审美鉴赏力退化和文化水平下降的重原因
3、媒介常以低廉的代价占用或剥夺了人们的自由时间。
4、使人处于虚幻的满足状态从而丧失行动能力

如果传播者和传播组织受到不良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大众传播的正面功能可能会变为负面功能。

六、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

1、大众传播业自身成为非常重要的产业经济部门
2、大众传播业通过广告推动整个经济前行

七、传播的功能与传播的效果之区别


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