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s:[[../else/教学系统设计与公共科学活动]] [[../else/课程笔记]]

6.1 教学事件——教学的实质

目标

  • 用自己的话说信息加工过程
  • 运用信息加工过程设置教学干预

一、教学的实质

教学的实质:安排适当的外部事件(教学事件)来支持/促进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

  1. 作用于学习者感受器的刺激所产生的神经活动模式被感觉登记器简要地“登记”;
    学习过程:接受神经冲动模式
  2. 信息被转换成另一种形式并记录在短时记忆中,这里储存的是原始刺激的突出特征;
    突出特征以利于选择性知觉
  3. 当信息进入长时记忆储存时,发生了一种叫做语义编码的重要转换;
    语义编码;提取线索;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指出思路;明示;暗示;注意个体差异
  4. 当要求学习者做出行为表现时,所储存的信息或技能必须被搜索并提取出来;
  5. 通常,所提取的信息被送到工作记忆中,在这里,所提取的信息与其他输入的信息整合在一起从而能对新习得的性能进行编码;
    把先前的学习提取到工作记忆中
  6. 通过反映发生器将信息直接转换成行动;
    激活反应组织
  7. 学习者的行为表现本身引发了一种依赖于外部反馈的过程(包括熟悉的强化过程);
    激活提取,使强化成为可能;
    建立强化;
    为提取习得的知识和技能提供线索和策略
  8. 学习与记忆的认知理论还提出了元认知控制过程的存在,即学生要选择并启动与学习与记忆相关的认知策略,从而可以对注意、输入信息的编码和所存储信息的提取施加控制。
    激活执行控制过程(学习一开始就执行)

6.2 教学事件——九教学事件及其应用

目标

  • 基于信息加工过程安排教学事件

二、将教学事件与信息加工过程相结合

三、设计教学事件

  • 在使用教学事件备课时,需要将其以灵活的方式组织,把主要注意放到课的目标上。教学事件不是一组标准的、固定的交流和活动,而代表了教学中要执行的功能。这些功能要适应具体的情境、要完成的任务、人物代表的学习类型及学生原有的学习。

6.3 教学事件——九教学事件与其他教学策略的结合

目标

  • 将九教学事件与其他教学策略融合
  • 可看视频

设计教学事件


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