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s:[[../else/教学系统设计与公共科学活动]] [[../else/课程笔记]]

8.1 不同目的的教学评价

目标

  • 选择不同的方法达成不同目的的评价

1. 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指准备性评价,通常在教学活动前进行,是为了在教学开始前确定学习者已经习得的知识,发现不足和问题,确定优势,来帮助教师开发教案,或提供有差别的教学。

2.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通过包含于教学过程中,它一般是为学习者改善其行为表现的方式而给学习者提供的,反馈,是为教学设计者如何改进其产品而给教学设计者提供的,它可以为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任一给定阶段的修正与改善提供资料。

3. 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支持学习完成后对学习者的成就与教学有效性的判断,它是参照已确立的标准来决定他们是否达到满意的水平。对教学的总结性评价包括根据学习者实际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决策是否继续提供某个教程以及教程是否服务于它所确立的目标等。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方式

8.2 对不同种类的教学系统的评价

目标

  • 针对不同的教学系统成分,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

1. 对不同种类教学系统的评价

  • 材料评价:学习目标与教学材料的初稿检验、开发性试验、小组实验、现场测试等
  • 设计过程评价: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本身的评价
  • 学生的反应:教学的清晰性、各个部分的逻辑联系、教学策略的质量、教员的工作质量及环境的舒适性;
  • 学习者的成就:学习者达到目标的情况;
  • 教学的成果:学习迁移(应用到其他环境);可测量的组织收益(利润的增加、错误率降低、入学率的提高、作业表现的提高等)

材料评价

专家审查

在教学材料的草稿或者至少部分内容完成之后,需要一位以上的学科专家审查
其目的是在测试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与内容间的相关性
专家的审查并不提供教学实施有效性的相关意见。

开发试验

教学材料开发后进行一对一(二、三)的试用评价(一个评价者面对一个学习者)
迪克和凯里建议使用高能力者、中等能力者和低能力者三种不同的目标受众进行
记录参与者的表达、困难或评论,并根据每类学习者提供的信息进行教学材料的修改。

试点测验

试点测验又称为“小组试验”,给代表目标群体的小组学生使用材料进行教学来检测效果。
试点测验顺序: 对要教的知识技能进行前测,然后呈现教学,接着进行后测。
此外,还采用一份态度问卷以测量学生对教学实践不同方面的态度。

现场实验

现场试验是为检验教学、教学使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而设计的一个关键测试,它将在开发试验与试点测验的基础上修改过的教学在更接近真实的环境下呈现给完整的班级
现场实验的参与者是比试点测验更大的群体,且取样自目标群体
在这一环境中,教学设计者与评价者的活动要尽可能地不引人注目

对材料使用效果进行评价

问卷、访谈

设计过程评价

对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正式评价会促进该过程效果与效率的不断改善。
有效的过程评价将要求教学设计者为每一阶段准备适应特定情境的评价标准。
评价问题可以涉及过程本身实施的情况如何,也可以涉及该过程产出的产品质量。

测量学习者的反应

  • 用于觉察问题:问卷设计短,可能不多于四个问题
    • 应用微助教的流畅度意见反馈
  • 用于形成性反馈:问卷稍长,并有一些具体的问题能指出教程哪一部分能从修改中获益.
    • 教学策略这一章应用翻转课堂的意见反馈
  • 用于总结性评价:问卷可基于上面两种问卷,再附加一些问题:
    • 你认为关于这门课程的教学对你将来成为一名教师有帮助么?

测量学习者的成就

作为评价学习者成就的总结性工具,测验有两种运用方式。

  1. 学习者的成绩做出判断,通常是根据常模或标准参照来确定的;
  2. 测量教程的总体成功情况,以确定该教程是否满意地达到了其目标。

教学计划结果的评价

过程变量:实施教学的传输环境中的操作
教师提问的类型与频率
教学的顺序
反馈的类型等

支持变量:教学环境
家庭、社区
课堂氛围、环境

动机变量:
兴趣(好奇心、厌倦)
驱力(成就需要、安全需要)
期望(自我效能、乐观、悲观)
奖赏(外部强化)
认知评价(内部满足)

能力倾向变量:只能被测量而不能被操纵
智力测验

8.3 测量学习者成就的方法——评价标准的制定

教学目标

  • 基于教学目标制作详细的评价标准/设计一个量规表,来测量学习者的成就

1.测量学习者的成就

作为评价学习者成就的总结性工具,测验有两种运用方式。

  1. 对学习者的成绩做出判断,通常是根据常模或标准参照来确定的;
  2. 测量教程的总体成功情况,以确定该教程是否满意地达到了其目标。

2.标准/常模参照评价

3.测量行为表现的目的

  • (课后):
    • 检测学生进步:确定学生掌握了课程目标
    • 评价教学: 改进教学(教学材料、教学过程、结果)
  • (课前):
    • 诊断学习困难:测量(必要性)先决技能掌握情况
    • 学生安置:确定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为其安排合适的教学课程
    • 向家长汇报

4.测量的方法

除了各种考试测验方法来检测学习成就,也要重视真实性测量和使用评分标准的测量。

  • 真实性测量:尽力测量真实情境中的行为表现。

    • 真实的学习与测量增强内部学习动机。
  • 学习在真实性测量中以多种方式得以反映:

    • 书、玩具、地图和展示品之类的产品
    • 高水平思维(high-order thinking)之类的认知过程(认知过程可以通过口头表述,如think aloud,亦可通过作品报告来体现),包括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以及获得、组织和使用信息的技能;
    • 行为表现,如进行实验和研究,呈现研究结果,表演剧本等;
    • 态度和社会技能,如对多元文化、对科学的态度以及与个人或团体会谈。
真实测量与教学设计的联系:

表现性目标:隐含着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测量

让学生知道所学的知识或技能与实际使用的关联

设计教学时要尽力让目标、方法与测量保持一致。

使用评分标准的测量 (量规rubric)

为可观察的行为制定一系列标准,将学生实际行为表现与标准相比较,有助于实施测量
评分标准测量的优势:
  • 评分标准使教师的期望更明显
  • 测量的评分标准就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给学生提供了更富信息性的反馈
  • 测量的评分标准增加了评分者之间的评分信度
  • 测量的评分标准支持学习、技能的发展和理解
简单标准的制作样例

详细标准的制作样例——量规表(rubric)
  • 首先,要确定你想要评价的目标的特征,即确定可以帮助评价目标对象的项目属性。
  • 其次,选择你需要的测量尺度,常用的有五级标度(即用五个不同的水平来划分一个项目属性)、三级标度。
  • 最后,用尽可能详细的标准来描述每个项目的每个水平,要求标准清晰、易操作。
  • 量规表完成后,需要试测。

5. 翻转课堂的测量标准


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