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ender👃建模过程记录
net: 三维建模
正文
同样从平面开始,使用环切工具切割为4*4.
然后捏出鼻子的大概平面形状。
再使用挤压操作,使其具有厚度,然后再调节其中某些点的位置,让它成为这样。
在鼻梁和鼻尖出添加两条环切线,调整出鼻梁的起伏和鼻尖的突出结构。
在鼻梁侧面添加一条环切线,将其往外扩,然后通过挤压把鼻子周围的皮肤做出来
(在镜像下)选中鼻子底下所有的面,添加内插面。
然后将内插面网里挤压(挤出流型),形成鼻孔。
再就是调整一些看起来就不和谐的线,再将鼻梁往外提,使其变得高耸一点。
最后做一些调整,删除某些面,打开表面细分,完成。
补充:关于对称对于这种对称的模型可以先做某一侧,做完后可以使用(编辑模式下)网格-对称完成两侧的对称,使用前需要打开透明模式(alt+z),选择所有的点线面
References
游戏技术基础:实验记录一
net: C#
1、创建一个Windows应用程序,点击按钮后,通过Brush对象将绘制的矩形填充为红色(如图所示)。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csharp using System;using System.Drawing; using System.Windows.Forms; namespace RectangleFillExample { public partial class Form1 : Form { public Form1() { InitializeComponent(); } private void Form1_Paint(object sender, PaintEventArgs e) { // 创建一个红色画刷 SolidBrush brush = new SolidBrush(Color.Red); // 创建一个矩形 Rectangle rect = new Rectangle(50, 50, 100, 100); ...
嘴部建模过程记录
net: 三维建模
制作过程
同样从平面开始,先将平面做成嘴的大致形状,然后弯曲使之具有一定弧度。
选择图形边缘的的边,使用沿法向挤出两次,如下图。
选择中间一行作为嘴缝的面,使用挤出流型3次,每挤出一次调整一下边,使口腔不断扩大。
然后在嘴唇的中间使用切割工具,切出新的线,在使用移动工具将先往外拉,形成嘴唇的厚度。
看了一下,上一步的嘴唇在表面细分的效果下看起来太平了,上嘴唇不够翘,下嘴唇不够厚,于是自己加线改了一下,看起来好多了。
继续把人中的结构做出来,它是从两个嘴尖开始向内向上延伸的。
调整一下细节,选择表面细分,截图完成作业。
References
窗体应用程序鼠标事件的过程记录
net: [[C#]]
使用框架
实现鼠标点击显示提示代码实现:
12345678private void Form1_MouseClick(object sender, MouseEventArgs e) { //鼠标事件 if (e.Button == MouseButtons.Left) { MessageBox.Show("你单击了鼠标左键!", "提示"); } if (e.Button == MouseButtons.Right) { MessageBox.Show("你单击了鼠标右键!", "提示"); } }
如果运行后无论怎么点击都没有反应,那么有可能是没有在Form控件上绑定鼠标事件。你需要在Form的构造函数中添加以下代码:
1this.MouseClick += new MouseEventHandler(Form1_MouseClick);
将这个代码放在I ...
眼部建模过程记录
net: [[三维建模]]
快捷键因为第一次接触blender建模,所以先熟悉一下blender常用操作的快捷键。
按住鼠标滚轮(改前侧键):转动视角
shift+鼠标滚轮(改前侧键):平移视角
鼠标左键:框选物体
X:删除物体
shift+A:新建物体
shift+D:复制物体
shift+C:游标复原
R+x/y/z+num:旋转
G+x/y/z+num:移动
S+x/y/z+num:缩放
alt+S:法线缩放
tap:模式切换
大键盘1、2、3:编辑模式下,点、线、面模式切换
E+x/y/z+num:挤出
I:内插面
ctrl+B:倒角- 滑动滚轮:控制倒角数
ctrl+R:环切- 滑动滚轮:控制环切数
alt+Z:透明模式
制作过程
创造平面并将其环切为3*3的平面,并将其旋转至xz平面上
在点模式中做出眼睛基本样式
使用挤出和点平移个平面做出厚度,然后将中间的面删掉,做成眼皮的形状。 如果删除的面后,有的面没有闭合或者有多余的点,可以使用快捷键m选择合适的点合并
挤压出眼皮周围的区域,并 ...
先行组织者
net: [[教育]] 多媒体学习
一、概念解析提出:“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由美国教育理论家、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设计的一种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有意义、有效率地传递教学信息,巩固学生的认知结构,加强新知识保持的教学模式。“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来源于有意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有意义学习必须以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同化”是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即在有意义学习过程中将外在的新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新知识被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合适观念所吸收而获得意义。
解析:这类引导性材料与当前所学新内容(新概念、新命题、新知识)之间在包容性、概括性和抽象性等方面应符合认知同化理论要求,即便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对新学习内容起固定、吸收作用。这种引导性材料就称为“组织者”。
简单来说,先行组织者并不是指具体的人,而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作为学生同化新知识的知识基础,帮助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达到更有效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
分类:陈述性组织者通过设计一个概括与包容水平都高于要学习的新知识的先行组织者,为学生补充同化新知识所需的知识基础,将其移植到学生的认 ...
hexo+obsidian+freefilesync 实现笔记管理和博客的管理与自动推送
net: 笔记系统构建
起因为了将之前无聊搞出来的博客网站融入到我的整个笔记管理之中,实现笔记管理与博客推送的结合。我对原有的笔记结构进行了改进,想能更加便捷的发布博客。后来又想着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自己再写个简单的脚本实现博客的一键推送。于是,我就写了这篇文章记录我的实现过程。
自动推送前准备主要是在obsidian上做修改,因为我之前就是用obsidian做笔记的。你可以了解一下obsidain,比如观看这个视频
obsidian设置修改1. 修改了笔记模板
在笔记模板前加入了yml头,因为没有yml头的md文件是无法作为博客发出的
不知道yml头的可以看我之前发的文章或者直接百度。
net一栏是我管理本地笔记的方法,不属于yml头,不用在意。
2. 将obsidian的wiki链接关掉
obsidian作为一款markdown编辑器,其特色之一就是支持wiki链接,但是我们的博客指认传统的markdown语法
强烈推荐使用obsidian作为你的笔记管理软件,真的非常强大。
还有就是记得将内部链接类型改为“基于当前笔记的相对路径”
3. obsidian指定附件文件夹为 ...
使用git将以hexo框架搭建的博客网站推向github page, 实现网站上线
nets: [[网站搭建]]
环境准备下载并安装node.js
node.js————主要使用其npm进行安装hexo
下载并安装git
git——版本控制工具,hexo利用它来上传网站
下载检查版本
打开cmd
输入以下指令12git -vnode -v
如下图所示,显示版本号代表安装成功
安装并初始化hexo文件安装hexo
输入命令,完成hexo安装1npm install hexo-cil -g
只要没有出现ERR提示或其他明显的错误提示,就代表安装好了(warning基本不用管它,以后也是这样)
在cmd输入命令,出现版本号提示代表安装完成1hexo -v
初始化文件夹
选择或者创建任意空文件夹作为博客文件的储存位置,比如D:/blog/
使cmd跳转到blog文件夹下,比如在文件管理器中访问blog文件夹,在地址栏输入cmd,点击回车
输入命令,等待初始化完成
12hexo init npm install
初始化完成后,可看到文件夹多出了一些文件,大概是这样
12345678. ├── _config.yml ├── package. ...
数据结构第八讲课程笔记——排序
nets:[[../else/数据结构]] 课程笔记
8.1 概述一、什么是排序?排序是计算机内经常进行的一种操作,其目的是将一组“无序”的记录序列调整为“有序”的记录序列。
二、内部排序与外部排序若整个排序过程不霄要访问外存便能完成,则称此类排序问题为内部排序;反之,若参加排序的记录数量很大,整个序列的排序过程不可能在内存中完成,则称此类排序问题为外部排序。
三、内部排序的方法内部排序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扩大记录的有序序列长度的过程
内部排序的类型8.2 传统排序1.插入类将无序子序列中的一个或几个记录“插入”到有序序列中,从而增加记录的有序子序列的长度。时间复杂度:O(n** 2)
2.交换类通过“交换”无序序列中的记录从而得到其中关键字最小或最大的记录,并将它加入到有序子序列中,以此方法增加记录的有序子序列的长度。时间复杂度:O(n** 2)
3.选择类从记录的无序子序列中“选择”关键字最小或最大的记录,并将它加入到有序子序列中,以此方法增加记录的有序子序列的长度。时间复杂度:O(n** 2)
8.3 希尔排序8.4 快速排序一、一趟快速排序目标:找一个记录,以它 ...
数据结构第七讲课程笔记——查找
nets:[[../else/数据结构]] 课程笔记
7.1 概述何为查找表查找表是由同一类型的数据元素(或记录)构成的集合。由于“集合”中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着松散的关系,因此查找表是一种应用灵便的结构。
对查找表进行的操作
查询某个“特定的”数据元素是否在查找表中
检索某个特定的数据元素的各种属性
在查找表中插入一个数据元素
在查找表中删除某个数据元素
查找表的分类静态查找表仅作查询和检索操作的查找表。
动态查找表有时在查询之后,还需要将“查询”结果为“不在查找表中”的数据元素插入到查找表中;或者,从查找表中删除其“查询”结果为“在查找表中”的数据元素。
关键字关健字是数据元素(或记录)中某个数据项的值,用以标识(识别)一个数据元素(或记录)。若此关键字可以识别唯一的一个记录,则称之谓“主关键字”。若此关键字能识别若干记录,则称之谓“次关健字”。
查找根据给定的某个值,在查找表中确定一个其关键字等于给定值的数据元素或(记录)。若查找表中存在这样一个记录,则称“查找成功”。查找结果给出整个记录的信息,或指示该记录在查找表中的位置;否则称“查找不成功”。查找结果给出 ...
